檔名:
1488568049423.jpg - (366 KB, 1000x593) [
]

名稱:
無名氏 [17/03/04(六)03:07 ID:CPkhE5eo] [
]
No.79256 1推
前天三日,英國汽船「蘇丹號」(Sultan)從新嘉坡經過香港進入橫濱港口,船長哈佛(Harvard)敘述,航海途中通過臺灣近海之際,約二十點不久,隔著海面,有一隻不可思議動物, 高約十五呎、長約二百呎,在海平面上游泳,所有船員皆感詫異。並且描繪圖像,怪獸背上有一排「棘刺」(トゲ),像是這樣的海中怪獸,未曾見識。
——東京朝日新聞.一九○九年三月五日(明治四十二年).臺灣近海怪獸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2052
無名氏 : 妖怪台灣,值得收藏的好書~。 (PVLLktxs)(17/03/11 08:35:45)
名稱:
超長博士 [17/03/06(一)22:44 ID:Rnk.OkhU] [
]
No.79265 6推 檔名:
1488811473443.jpg - (159 KB, 600x1145)
1977年4月25日,日本拖網船瑞洋丸在紐西蘭基督城以東海域航行時,拖網撈獲了一隻奇怪的不知名生物。雖然船員被告知那是一隻目前還未清楚認識的動物,但船長田中昭未有因為這次奇特的發現可能會為生物學研究帶來重大意義而保存牠,反而決定把動物再次丟進海裡,以免屍體對漁獲造成影響。不過,在船員丟棄這種被他們稱為「尼斯」的怪物的屍體之前,船上的營養管理士矢野道彥對怪物進行了拍照及掃描,還把部份殘骸、皮膚及魚鰭運返日本供專家研究。這次發現在日本非常哄動,並引起了當地人對蛇頸龍的瘋狂熱情。有鑑於此,漁船所屬公司下令旗下所有船隻再度出發尋找「水怪」的屍體,但未有發現。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3%83%8B%E3%83%A5%E3%83%BC%E3%83%8D%E3%83%83%E3%82%B7%E3%83%BC
無名氏 : 這爛掉的姥鯊啦 (Vbe/o9hI)(17/03/07 04:55:14)
無名氏 : 爛掉因此頭跟尾脫落的姥鯊而已 (P.tttQtk)(17/03/07 09:16:01)
無名氏 : 頭沒有脫落啊 是臉頰爛到沒剩了,看起來像蛇頸龍頭跟脖子的部分整個都是牠的上顎啊 (yc3t1xHs)(17/03/07 18:31:33)
無名氏 : 已經確定了?這東西不是直到現在都還沒被確認嗎? (Uf7CiOOY)(17/05/14 16:57:52)
無名氏 : 解釋→https://youtu.be/kTikeTomelY?t=19m17s (dcVy.2JE)(17/05/16 22:37:36)
其實連中文維基都有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1%9E%E6%B4%8B%E (dcVy.2JE)(17/05/16 23:05:57)
名稱:
無名氏 [17/05/14(日)16:16 ID:r.Z8JWHE] [
]
No.79447 推 檔名:
1494749801872.jpg - (46 KB, 600x400)
「龍頭海怪」名為深海皇帶魚又被稱為龍宮魚或地震魚,牠的身體極長而扁平,以波浪形式擺動背鰭,身體卻僵直著呈一直線前進。皇帶魚是世界上最長的硬骨魚,體長最高可達1100公分,已知最重可達272公斤。
皇帶魚生活在深海的牠除非地質出現變動,例如發生地震,才會游到淺水的海域避難,因此被捕獲的機會極微,所以被稱為「地震魚」。關於皇帶魚的傳說很多,東南亞更流傳,食用牠的人會死於非命,要不然就是得怪病而死,更會引來地震與海嘯。
歐洲漁民稱它為「海魔王」,因它常伴隨鯡魚游動,被認為是鯡魚的保護者,因而有「鯡魚王」之稱。皇帶魚的鰭條呈絲狀,有時形成雞冠狀,還可隨時垂舉,日本漁民便稱牠為「龍宮使者」,也有古人將牠神化為海龍王或河神。另外,有歷史專家認為,古時航海者相傳的大海蛇就是深海皇帶魚。
深海皇帶魚之前從未被鏡頭拍到過,因為牠們生活在極深的海域,只在牠們被沖上岸時才能了解牠的樣貌與身體構造。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是在與鑽油井公司的合作中,意外發現拍到這隻巨大的皇帶魚。